WFU

2019年6月10日

【澳門】鄭家大屋、阿婆井前地 ~ 歷史建築遊



澳門歷史城區主要由22個文物建築、街道及前地空間組成。其中鄭家大屋是澳門現存建築面積最大的民居住宅建築.....


澳門有很多葡式建築,但今次去的地方有點不一樣,參觀中式建築 ~ 

 鄭家大屋Casa da Cheang / Casa do Mandarim





鄭家大屋鄭觀應(中國近代著名文學家、思想家和實業家 )之父鄭文瑞始建,根據大屋內之楹聯的落款日期,這處建築日期最早可追溯至同治八年,即1869年

鄭家大屋具有廣東傳統民居的特徵,同時也糅合了很多外來文化的影響,可謂中西合璧。而且它具有很高的人文價值,鄭觀應就在此完成舉世聞名的著作盛世危言

這地方規模很大,佔地4000平方米。由多座不同風格建築及開放空間組成 ,大小房間有六十多間,是澳門少見的家族式建築群
(此為月門)

月門後是一條廊道,因鄭家父子都有官職,榮祿第是其宅第入口。訪客前來拜訪主人時,都在前面的長長廊道下轎或下馬,才步入榮祿第。而轎夫及隨從等都在外面等候,故此廊道又稱為轎道

長長的轎道盡頭是大宅的二門對聯、月門二門都與轎道在同一軸線上,層層框景,互為對照,空間層次豐富,十分精彩

會先經過【文昌廳及花園文昌廳主要為鄭氏族人讀書的所在,廳堂外廊設圓形月門通向大花園
月門兩側有對聯,上聯為 現陰陽而合? ,下聯為借樓閣以撐天,上聯最後一字已缺失,不得而知;橫批則為琴棋書畫,可見主人對子弟是甚有期望



文昌廳上的天花

裡面的展品


以下為【榮祿第
這是通往主房區的門道,檐口下掛有榮祿第牌匾,說明此乃官宦之家

廊道內掛有曾國荃題寫的崇德厚施牌匾,表彰鄭家樂善好施的行為。目前這兩塊牌匾為修復時仿造品,原件已由澳門博物館妥善保存

以下為大宅前地
穿過二門,為一片廣闊院落,左側排列鄭家大屋的主建築,右側是新近復原的瓦花圍牆。院落正中設石板櫈,供鄭家族人休憇之用


以下為大屋主建築
主建築為兩座傳統廣東式住宅,即餘慶堂積善堂。其中餘慶堂是鄭氏家族主屋,入口是傳統的廣東式凹門斗做法檐下牆壁有彩繪



門口設有三件頭門組,(即矮門,亦稱吊腳門)、趟攏門板門。門口掛有通奉第牌匾,兩側對聯分別是前迎鏡海後枕蓮峰,簡單明瞭地概括了大屋選址時背山面海的環境格局和景觀意象


方形內院入口有西式裝飾,四方形內院由一條L形迴廊及兩座房屋的外牆圍合而成,虛實相襯

迴廊為兩層高,下層開敞,設中式月門及葫蘆窗洞,柱子則具有西式柱帽及柱礎;上層設有連續的排窗,分兩層,其下為支摘式木百葉窗,其上則為固定的貝殼窗。這樣的設計組合令此內院具有東南亞院落特色



積善堂一樓
建築格局和第一座主建築類似,但裝飾較少



餘慶堂只有前後廳,並無如盧家大屋一樣的門廳。兩廳之間設天井,以便通風採光,這是嶺南中式大屋的基本形態

廳堂設有假天花,上有澳門常見的疏氣孔,而天花上的西式花飾則體現了此建築中西文化結合的特徵


從修復後的廳內狀況可知,這些門扇曾貼有金裝飾,反映了鄭家當時的經濟實力

在這裡玩捉迷藏,恐怕一定找不到

參觀完行過對面就是 ~ 

亞婆井前地Largo do Lilau




關於此地還有一個傳說:明朝一位老婆婆為了方便居民汲取山泉水,便在此地構築了貯存的水池,而「亞婆」意即老婆婆,故人稱呼水池爲亞婆井


來到亞婆井前地,就是要觀賞此地南歐風味的建築,感受其殖民時期的歷史風物

葡萄牙民居式的建築,和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的公寓式住宅,交錯林立其間,使亞婆井前地有如是一個展示澳門特有建築風貌的立體櫥窗


要是對建築有興趣,這兩處景點一定合你心意

Like & Share 本篇文章


推薦文章

熱門文章

精選文章

立山黑部 ~ 雪之大谷「室堂 Murodo」、立山高原巴士Part 2

長度500公尺左右的「雪之大谷」是「室堂 Murodo」最受歡迎的景點.....